风邪是外界致病身分中的一种,其致病的特点是发病快、变更多;疼痛出现游走性并遇风加重;多伤于人体上部;发烧时有汗出恶风;常伴有动的现象如震颤、抽搐和痉挛等。
风邪终年皆有,四时皆可伤人,而其他几种邪气又轻易“搭车”,与风邪相合入侵人体,如风与寒相合就成风寒,与湿相合就成风湿,与热相合就成风热等等。风邪在这里面都充当了致病的先导。
春天防病,首当防风邪。“虚邪贼风,避之有时”,是说对自然界中能使人致病的外邪都要及时躲避。《黄帝内经》里“风者,百病之长也”,就是说明在浩瀚引起疾病的外感身分中,风邪是主要致病身分。
“百草回芽,百病发生发火”,意指春天若患有宿疾者,要当心旧病复发。尤其在春分前后,一些慢性病最易复发,如偏头痛、胃痛、慢性咽炎、过敏性哮喘、高血压、冠芥蒂、心肌梗塞、精神病等最为常见。
防风邪应留意清除体内积热。症状稍微时一般不需要服药,可以选择春游,到空气清新的园林山野之中,尽情地呼吸清新空气,排出胸中的郁热之气;也可以适被选用一些稍稍偏凉,又具有解除内热感化的食疗方法,如竹叶粥、菊槐绿茶饮等。
风为春季的主气,是以在多风的春天更要防止风邪致病。首先要留意防风避风,莫要因为气象回暖就“喜气洋洋”,正午气象一热就脱衣。人人应该合时增减衣物,预防“倒春寒”。同时提倡室内日间通风,但夜间一定要关好门窗,莫让虚邪贼风侵入。别的,也要适当增加营养,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量,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。